返回
高考改革后,到底哪科更重要?9...
高考改革后,到底哪科更重要?90%的家长还没意识到!
发布时间:2018-08-27 16:39:48

中高考改革以后,到底哪个学科学得好更具优势,哪个学科更容易拉开学生档次,成为决定中高考胜败的关键科目呢?今天给大家做详细解读。

语文:传统强科,强者更强

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确实十分重要。这是因为:

语文的难度和广度提升

我们看看高考大纲修订内容: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古代文化文化常识包括官职、纪年、节气、习俗等,内容比较多,需要平时积累,不能“临急抱佛脚”。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

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学不好影响其他学科

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多重要?同高考改卷的朋友聊天,她感慨道,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原由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而且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

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候稍加点拨,他的分数就突飞猛进,最后考的高分甚至比一直看似勤奋的孩子更高,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很高。

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同样,以后在中考中,也会出现“得语文者得中考”!

物理:优势地位不容忽视

不重视这科,可能没大学上

从考试变化看,各省在改革方案中明确推行“3+3”模式:

也就是,除语文、数学、英语3个统考科目之外,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

这“6选3”直接决定了孩子考后如何选报专业!因为不同的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不一样!

展开来说,“6选3”总共有35种组合,最全能的是“理化生”组合,报考范围达到80%。

2018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如下:

高考改革后,到底哪科更重要?90%的家长还没意识到!

综合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可以看出各学科可以覆盖的专业选择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选择物理和化学可以覆盖的专业范围比较大,物理学科可以覆盖95.95%的专业,选择化学学科可以覆盖68.67%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差别不大,可以覆盖53%左右的专业。

选择小学科是要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不可盲目追求避开高分竞争,也不可一味追求分数高低而忽略选科要求,学生及家长可以结合未来目标合理进行选科。

不难看出,排在第一名的是——物理!

与2017年选考科目相比,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2018年的要求都略有变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选考科目”要求上没有变化。

北京大学

电子信息类2017年选考科目只有物理,2018年增加了技术,也就是选考了技术或者物理的同学,都可以报名;2018年新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选考科目不限。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政治类2017年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物理、历史;信息资源管理类2017年选考科目为历史、物理;农业经济管理类2017年选考科目为历史、物理,这三大类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改为“不限”;2018年新增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实验班)、设计学类,其选考科目要求是“不限”。

浙江大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2017年选考科目为历史、思想政治、地理,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改为“不限”;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2017年选考科目为物理、技术,2018年选考科目要求改为物理。

2018年新增了5个专业(类)——生物医学(中外合作办学,ZJU-UoE联合学院),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工科试验班类(中外合作办学,ZJU-UIUC联合学院),选考科目为物理;医学试验班类(预防医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试验班类(“5+3”一体化培养), 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化学;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选考科目为物理。

物理相当于一块“试金石”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本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5.9%,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4.1%,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4.9%,2门的占8.2%,3门的占30.9%。

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专业没有设定选考科目,在七门选考科目中任选三门你都可以报考。

和2017年相比,2018年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略有下降,2017年这一数据为46%。从这个角度来看,2018届高考生“7选3”的选择余地更大。

本次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3.9%;再次是技术涉及36.3%;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3.1%、17.7%、14.7%、12.2%。

总体上看,与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高校涉及设限的比例基本一致。物理仍是最受高校重视的学科,生物略有上升,历史和政治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在“选考科目”范围上有细微调整。

所以,同学们如果想读名校,好好学物理吧。未来,物理才是名校实实在在的敲门砖。

体育:曾经“副科”如今新贵

体育被重视是大势所趋

“全国各省市中考都有体育考试,只不过分值不同。现在的政策导向是——体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将逐年提升,直至与语数外等科目等值。”这是目前传递出的体育教育改革的信息。

这意味着今后人才选拔的方向,将从原来智力考量的单一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将体育上升到了与“语数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

体育考试终究是达标性测试

就河南来说,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以满分70分计入中招成绩总分。 中招体育考试作为中考第一项学科性的考试内容,甚至有人做出“得体育者得中招”的判断。

在这里要提醒家长们,中招体育考试是达标性测试,而不是竞技性体育,只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和努力,多数孩子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体育并不会拉开分数差距,区分度较小。

还要提醒的是,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一个测试,仅为取得好成绩而临阵磨枪,中招体育考试是为了有力地推动体育教学和让孩子们更多参与体育锻炼,掌握一定体育技能,养成一定良好习惯。成绩和身体锻炼孰轻孰重,哪个更重要,相信家长们都有自己的判断。

总而言之,语文是基础,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科;物理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长板,如果孩子有能力有兴趣,应该深入学习,让长板更长,从而进入更好的高校;体育学科分值增加的目的是引起家长和孩子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体育锻炼应当成为渗透在每天的生活作息中、自然而然的行为。

从原来智力考量的单一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今后人才选拔的方向,同时也告诉我们:综合发展,才是王道。

返回
发表评论

商品评价

    0/200

    图片上传

    0/2
    Copyright©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辽ICP备17020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