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考前必看!
发布时间:2020-01-06 16:33:59
语文干货又来啦!在这里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必修1到必修5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期末考试就要来了,赶快收藏吧↓↓↓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必修二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3、床:古代的坐具。
4、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5、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6、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7、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0、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1、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2、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4)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兰亭集序》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赤壁赋》
1、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必修三
《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琵琶行》
1、左迁:贬官,降职。
2、贾人:商人。
3、出官:(京官)外调。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5、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过秦论》
1、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2、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3、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5、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6、迁徙之徒: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7、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8、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9、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首事。   
10、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11、九州:代指中国。
 
《师说》
1、百工:各种工匠。
2、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3、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
 
必修四
《窦娥冤》
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
(5)杂,杂角。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
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4、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3、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4、下车:官吏初到任。
5、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6、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滕王阁序》
1、下榻:在某地住宿。
2、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
3、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4、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5、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6、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7、投笔:投笔从军。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4、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5、犬马:臣子自谦。
 
返回
发表评论

商品评价

    0/200

    图片上传

    0/2
    Copyright©201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辽ICP备17020560号-1